语言描述不清或有歧义,就比较难理解了,如果一个人没经历过一件事,或不了解一个东西,你用语言给他描述那个事情,他同样会不理解。

这就解释了,语言本质是描述生活中的一些概念的。当人自身知识或见识有限,再好的语言也无法传达其意义。你只能把他分解成,对方能理解的概念,让对方在已理解的概念基础上,学习或想象他不知道的概念。

为什么古人总结了一句话,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。因为去外面看看了,能切身体会那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或概念。一眼就能看明白,无需用大量的文字来描述。人理解了这些概念,再看文字描述就更简单了。

因为概念是客观存在的,但文字的描述是人为的,每个人思维不一样,知识能力不一样,描述出的文字肯定不一样,所以并不能精准表达这个概念了,甚至会错误的表达了这个概念,害了读者。有时可能作者自己以为自己描述清楚了,其实别人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,只有他自己懂。有时可能因思维差异,作者描述的文字,只能让和让人作者一样思维的人才懂。

Comments are closed.

Post Navig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