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言是记录事物的,事物来源于哪里?来源于眼睛看到的。如果将看到的,拍成照片或视频那么可以直接完整的记录下来,不需要任务文字描述。

如果用文字表达那么就需要精减很多信息了,所以方法要还原成原来的画面需要想象力来补充。所以我们才需要学习语言和文学,没见过学习画面的,因为画面已经描述的很清楚了,所谓的一图胜千言就是这个道理。

在计算机中,这个就更明显了,存储一个字母只要1个字节,一个汉字要2个字节(GBK编码)。比如存储“妈妈打我”。这个4个字要占8个字节存空间。如果妈妈打你时,你爸爸拍了张照片,假如像素是1920*1080的,那么一张原始图片要几M的空间,压缩后要几百k。如果你爸爸是录了一段视频,比如10秒,那么一般要几十M的空间。

这三种方式描述事情的完整性,视频是最完整的,它能清楚地表现出妈妈是怎么打你的,你又是怎么被打的。图片次之,它能表现出妈妈打你的一瞬间。而文字表现的信息最少,需要观众自己脑补,你妈妈长什么样,长发短发,胖瘦。你长什么样,妈妈是自律打你的,打了你哪里,你是什么表情?这个只能靠读者想象补充,所以语言文字,因为其简洁性,在描述时丢失了大量的信息。所以我们才要学习,要解释文字,解释一个词是什么意思,代表了哪些信息。这样在脑补时就能更好的还原信息。

那研究这个有什么用呢?正因为文字这个特性,我们在学习时,就要知道,他其实只是关键字提取,我们不用太较真,要发挥想象力,不要太执着刻板,少问为什么非要这样?因为关键字的提取比较随意,不同的人在同样场景下提取出来的内容是不一样的,即时是同一个人,在同一场景但不同时候提取出来的信息也是不一样的。就像经常给一些变量起名,比如文章列表,我昨天可以叫它list.今天可以叫article_list.明天可以叫他list_article,后天可以叫它articles。总之看我心情,我想怎么叫就怎么叫,但这些名字都是围绕着“文章列表”来提取关键词的,上面取的四个英文名,本意都是与相等的,都表示文章列表。

但这只有作者本人大概在当时能明白,可能时间长了他也忘记了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读有些话时,每个字,词都能看懂,但就是不明白作者说的啥意思。需要作者或别人解释才明白,因为他是作者提取的关键字,他省略了很多东西。特别是别人来解释的时候,会脑补上自己经历的画面然后来将关键字还原出一幅完整的画面,但这幅画面可能与作者原来看到的画面却不一样了,这也造成了一句话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,每种都能解释的能通,甚至一句话解释出来的意思完全相反。

比如英语词典,对同一单词各个词典的解释就不一样,可以看看牛津,朗文,韦氏,柯林斯,新牛津,他们对同一词,解释还是有差别的。

所以我们在谈一些问题时,要先定义好基本名词的意思,然后才能谈。因为对同一词,大家心中的画面都不一样。比如我小时候,有些同学叫爷爷叫:diedie,发音同爹爹。如果他去其它地方,说爹爹,别人可能认为叫爸爸,但他实际说的是爷爷。这就差距就太大了,他如果说,爹爹很喜欢我这个大孙子,那么别人是不是听了一脸懵?你是你爹的孙子?什么情况这是?

很多辩论就是没有约定好定义,然后各自吵的不可开交,他们对同一文字的基本认识都不一样,这能争出个什么结果?真正的鸡同鸭讲,这点数学语言就非常严谨,大家都认同1+1=2,但如果有天有些人不认同了,认为1+1=4,那么麻烦就来了,两帮人到一起讨论2+2等于几,那就有好戏看了。前面说等于4,后面说等于8。二位就慢慢争吧,永远没结果。

 

Comments are closed.

Post Navigation